本科教育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本科教育>>新 工 科>>实验班>>正文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新工科实验班实施方案
2018-01-08  

 

 

为培养适应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需要的高素质、强能力、有特色的创新信息类工程师,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竞赛驱动和项目驱动支撑创新培养模式,以学校与企业及学生自主管理三融合的方式实现创新教育过程控制,为优秀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潜能发掘提供朝气蓬勃、张弛有度的在校学习和未来发展空间,为培养拔尖创新的新工科人才奠定基础。学院研究决定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设置“新工科实验班”(以下简称实验班)。为做好实验班的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     指导思想

整合学院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按照国内先进标准设置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配备院内外最优秀的师资教研团队,积极借助校企联合培养平台,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和灵活的管理模式,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和工程项目实践平台,优化个性发展,实行个性化培养,打造学院的育人品牌,为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重创新的应用型工程师。

二、     目标定位

“实验班”拟办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验区;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验田;学生自主创新创业的新基地。

“实验班”在“育人为本,理论为基,应用为重,创新为魂”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本着“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求创新、多选择”的人才培养原则,通过构建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的新体系和新模式,立足培养适应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发展需要,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健康人格、操作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应用型创新工程师人才。

三、     选拔条件与程序

(一)对象与数量

在全院2017级学生中择优选拔30-40人左右组成一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单独教学行政班。

(二)选拔条件

1.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

2.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对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等有一定的爱好,有较好计算思维的优先考虑。

3.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申请进入实验班:受过纪律处分的学生;经学院审核认为不适合进入实验班的学生。

(三)选拔程序

1.教务处和学院发布选拔通知。

2.符合条件的学生填写《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新工科实验班申请表》,经所在系审批后报学院教务办。

3.教务处会同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学院组织考核、测试(面试)后,确定人选,并公示。

4.公示结束后,按照学校相关要求办理转专业手续。

四、     培养模式

1.实验班由专人负责。配备专业师资团队,制定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独立的教学进程计划,学生的成绩考核以及实验班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由专业师资团队负责。

2.实施小班教学。实验班为独立行政班,规模在40人左右。专业课坚持小班教学,选聘校内外知名教师或具有实践经验的知名企业家授课,并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

3.实施“通识教育+学科(专业)培养+工程项目开发实践”模式。第一年实施通识教育和基础课程教育,第二年强化学科专业素质和应用能力培养,第三年进入工程项目开发综合实践。

4.实行导师制。学生和导师采取双选制,自愿选择,从授课教师中遴选优秀教师担任学业导师,负责指导学生专业发展、学习进程、项目方向的规划,每位导师指导5-10名学生;遴选学生工作经验丰富的任课教师担任常任导师,负责实验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班级日常管理及学习生活的指导;遴选企业中具有较为深厚工程项目开发和管理实践背景,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高级管理者或者企业中高层领导担任企业导师,指导学生项目开发综合实践。

5.实施小学期制。每年设三个学期,两个教学学期和一个实习实践学期,春季教学学期,秋季教学学期,实习实践学期4周。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和学校同步;实践学期(7月中旬-8月下旬)。

6.教学方法多元化。要求师生实现传统观念和个人角色的转变,采用启发式、项目式、探究式、讨论式、互动参与式等教学方法,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充分发掘学生优势潜能。要求三种手段教学以上(1)师生互动的讨论课;(2)项目式;(3)学期读书(项目)报告。

7.考核形式灵活多样。主要考察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8.实验班学生每年必须参加至少一项省级竞赛活动与项目开发实践创新活动,在校期间应至少获取一项职业资格证书、一项省级以上竞赛奖励和项目实践开发经历。

9.学生的学习时间从星期一到星期六晚上,鼓励学生星期天到教室自习,由导师轮流承担实验班的日常辅导工作,定期召开师生交流会,讨论和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10.实行学习月报制度,每月按时提交学习月报,简要列写自己的学习情况、研究情况和计划,由此使学生形成自我检视的习惯,并在学生之间形成相互促进、相互了解的好习惯;同时,使指导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开展交流。

11.实验班学生从入班开始,就进入学习效果动态监测与评估过程。推行学期总结制度。每学期结束后进行总结,建立覆盖做人、课程学习、创新实践、专业技能等的考评制度。

12.每学期都有贯穿整个学期的专题设计或综合设计课程。

五、     激励与动态调整机制

(一)激励机制

1.优先项目申报、参加教师团队和学科竞赛活动。优先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参加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等。

2.优先评奖评优。实验班学生在奖学金评定、优秀学生干部评选、推优入党等评比中名额不低于普通班2倍,对于贫困学生优先助学金。

3.项目专项。每年设立5-10个创新式实验项目,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实验研究。 

(二)动态调整机制

实验班实行动态制,同时吸收非实验班同学加入实验班,实验班的人数由学院现有教学资源确定。退出和准入严格遵循自愿、公平、公正以及双向选择原则。

1.退出机制

实验班建立动态退出机制,学生除执行学校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外,凡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应退出实验班,分流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普通班:

1)每学期末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一次学业评价,对没有达到合格要求的学生进行淘汰。

2)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受到纪律处分,不适合在实验班学习的学生。  

3)因身体状况不能坚持在实验班继续学习。 

4)自愿申请退出。 

符合上述情况(1)、(2)(3)种情况退出实验班的学生,经学院考核认定后,报校主管部门批准,符合上述(4)情况欲退出实验班的学生,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学院同意后,报学校主管部门批准,转入普通班学习,第四学期后不准退出。 

分流到普通班的学生,修课将按照普通班培养计划执行,在满足基本学位课的基础上,欠缺学分通过选修课补足。

2.准入机制 

对于非实验班学生,实行流动转入制,在学期末提出申请。非实验班的符合下列条件者,经学院实验班工作小组研究同意,在名额允许范围内,经复试、面试合格后择优录取可转入实验班学习。

1)思想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适合在实验班学习者。 

2)专业综合平均绩点分在所在专业排名前10%,且无不及格课程。 

3)在省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获奖者;或有发明创造或在知名刊物上发表论文。

六、     保障措施

1.成立学校各部门参与的新工科实验班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指导委员会负责对实验班学生的整体培养和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负责对实验班的各项工作进行指导及有关工作的协调,并组织专家组制定实验班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计划。信电院设立实验班工作小组,全面落实实验班的有关教学管理工作。

2.为保障新工科实验班日常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在人员配备、专用实验室上给予相关支持,确保“实验班”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的运行。

3.在新工科实验班人才培养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制定新工科实验班培养方案、选拔任课教师和学业导师制、自主学习资源开放等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保证新工科实验班的顺利实施。

4.学校拨付专项经费,用于实验班的运行和建设。经费主要用于实验班学生的奖学金、创新基金项目资助、实验班开展活动、教改项目资助、资料、印刷、调研差旅费等支出。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关闭窗口